山东省高度重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在全国率先出台贯彻实施意见,通过制度建设、监督考核、风险预警、执纪问责等多种举措,切实将政府债务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一、加快构建全过程管理制度体系。为将政府债务全面纳入“制度笼子”,山东构筑涵盖“借、用、管、还”全过程的债务制度管理体系。概括起来,就是“一个渠道、四个不得、五项制度”。“一个渠道”,即自2015年起,山东省内地方政府举债只能采取发行政府债券一种方式,并且只有山东省政府可以举借,市县级政府确需举借债务的,由省政府代为举借;计划单列市政府经省政府批准,可以自发自还本地区政府债券。“四个不得”,即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为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债务以任何方式提供担保;政府债务不得通过企事业单位等举借,企业债务也不能推给政府偿还;政府债务资金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和楼堂馆所等中央明令禁止的项目支出;地方政府举债不得突破批准的限额。“五项制度”,即建立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制度、政府债务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制度、债务报告和公开制度以及编制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
二、不断健全多层次监管体系。目前,山东省已构建起覆盖政府债务限额管理、预算管理、风险评估和预警、风险事件应急处置、债务违约分类处置等各个环节的“闭环”管理运行机制。为确保上述机制有序运行,山东省建立健全了多层次的政府债务管理监督体系。一是加强预算管理。将债务资金全面分类纳入预算管理,接受人大监督,其中,将一般债务收支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将专项债务收支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二是加强动态监控。将债券资金全面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接受财政部门全过程动态监控,“资金从哪里来、干什么事、用到哪里去”,全过程留痕。三是加强重点监督。不断加大重点监督检查力度,全面接受审计和财政监督。对违规举债行为严肃问责,持续保持监管高压态势,对于逾越制度红线、顶风而上违法违规举债的单位个人,山东省各级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及时亮剑,切实加大问责力度。四是加强信息公开。通过财政信息网站等多种渠道及时向社会公开各级政府债务限额、政府债务资金发行、预算调整方案等信息,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三、积极打造债务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为有效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山东省注重防微杜渐,对全省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考核以及应急处置等作出一系列部署和系统性安排。一是完善债务风险预警制度。强化政府性债务规模、结构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动态监测和风险评估,建立以债务率、偿债率、逾期债务率等为债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体系。定期组织开展省本级、市本级和县级债务风险指标测算和风险评估,密切关注和监测财政支出责任以及来自财政外部的风险,摸清风险隐患,加强风险防控,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二是强化债务资金项目安排评审论证。对使用政府债务资金新建公益性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充分科学论证,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的偿债能力和有收益项目的收益预期进行客观评估。三是构建债务风险应急处置机制。按照“谁举借、谁使用、谁偿还”原则,进一步压实偿债责任和风险防控责任,研究制定不同风险等级条件下的应急处置措施,对确实难以自行偿还债务的地区,及时启动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同时启动责任追究机制。四是加大考核评价力度。强化科学管债用债的发展导向,连续三年将政府性债务作为一个硬指标,纳入省对各市科学发展考核体系,进一步调动省内各地加强债务管理的积极性。
来源:山东省财政厅办公室